Chopin: Valses, etc. Lipatti


请输入要查询的音乐专辑:

可以输入音乐专辑名称或者关键词

Chopin: Valses, etc. Lipatti

表演者: Dinu Lipatti

介质: Audio CD

发行时间: 1986

唱片数: 1

出版者: EMI

条形码: 0008100002641

专辑简介


迪努?李帕蒂(Dinu Lipatti 1917-1950) ----罗马尼亚钢琴家,1917年3月19日出生于布加勒斯特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业余提琴手,萨拉萨蒂和卡尔?弗莱施(Carl Flesch)的学生;母亲是钢琴家。近代罗马尼亚音乐之父埃内斯库是利帕蒂的教父。利帕蒂从摇篮时代起在这样的音乐环境中受到熏陶,音乐才能发展很快。用他母亲的话说,他学会钢琴比学会笑还早。利帕蒂很小的时候就会作曲,会用音乐描绘家人的肖像,把父亲和母亲的性格用钢琴描绘出来。这种特殊的感性,注定他将成为一个钢琴家。
  由于家庭富裕,利帕蒂幼年时父母就请来布加勒斯特音乐学院的著名女钢琴教育家弗洛拉?穆西塞斯库(Flora Musiccescu)教授教他弹钢琴,并由布加勒斯特大学的教授担任家庭教师,教导他除音乐以外的文化修养。他4岁即在慈善音乐会中演出,1928至1932年又在穆西塞斯库教授班上学习。穆西塞斯库向利帕蒂传授了她那无与伦比的技巧和魔术般的触键法,并加以严格训练。
  1934年,利帕蒂参加维也纳国际钢琴比赛获二等奖,评委科尔托为抗议评判不公,愤而退席,随后邀请利帕蒂到巴黎亲自教他钢琴,并请一流名家教他作曲、指挥和室内乐。布朗热及社卡斯都教过利帕蒂作曲。在科尔托的提携下,利帕蒂自1936年20岁起走向国际乐坛,1937年到德国、意大利举行了独奏会。
  正当他蒸蒸日上,逐渐被国际乐坛重视之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利帕蒂回到罗马尼亚,后来罗马尼亚沦入纳粹之手,1943年他和他的未婚妻康塔屈泽纳(Madeleine Cantacuzene,钢琴家、教育家)辗转逃到瑞士日内瓦。好不容易熬到战争结束,然而,1946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自幼年起即体质衰弱的利帕蒂,因颠沛流离受到的折磨引发了白血病。1948年,为等措医药费,利帕蒂夫妇打算前往美洲从澳大利亚旅行演奏。鉴于他身体太弱,医生命令必须取消演出。消息传出,当时许多音乐家如斯特拉温斯基、明什(Charles Munch)、梅纽因等都慷慨解囊,捐献医药费,更有利帕蒂的乐迷,纷纷从各国汇款,希望他能康复。
  1950年5月底,主治医生认为利帕蒂的病情较稳定,或许再过两个月就可以弹琴了。利帕蒂于是在8月23日举行了音乐会,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下一场音乐会预定在9月16日举行,曲目都是独奏。然而到9月16日当天午后,当利帕蒂抱着虚弱的病体,到达音乐会现场试奏时,由于身体状况实在太差,医生及朋友都劝他取消音乐会,医生甚至说:说不定到了晚上就不能弹了。利帕蒂自知身体状况极差,也知道自己死期已近,但他还是坚持着。他说:“我有约在先,所以我非弹不可!我必须弹。”音乐会如期举行,在场的每一个听众都为利帕蒂感到心酸难过,听众都是为了聆听这位命在旦夕的年轻天才最后一次的演奏会而来的。在挤得水泄不通的音乐厅里,没有一个人不心酸。上半场是巴赫作品,第一首降B大调组曲中,甜美的前奏,流畅的阿拉曼德舞曲,活跃而富节奏感的库朗舞曲,一转而入庄重的萨拉邦德舞曲,典雅的小步舞曲,节奏最轻妙的基格舞曲。整曲所显示的神圣而优雅的巴赫键盘音乐,堪称空前绝后。但是到下半场肖邦圆舞曲后半时,体力已逐渐不支,从他的面部表情可看出他在忍受着极端的痛苦。当演奏会进行到预定曲目最后一首时,他已无法弹完了。事先准备在他最喜爱的返场曲——巴赫清唱剧改编曲《阿耶稣!人们期盼的喜悦》后,要说几句感谢的话,他也无法做到了。只见利帕蒂的手指,慢慢地离开键盘,留下无言的感谢,结束了音乐会。利帕蒂以有限的生命与体力,回报对他关怀备至的音乐前辈及乐友。现场听众莫不噙着热泪,带着无比的虔诚祝福离去。
  -------------------------------------------------
  李帕蒂最后的备课稿
  应明耀 编译
  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罗马尼亚钢琴家李帕蒂为计划中的一次大师班准备了备课稿。钢琴之外的李帕蒂,文笔同样是那么热情挥洒。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位天才对于音乐人角色和职责的独到见解。——
  “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表演某一时代的音乐必须保留它的特征甚至于其中的谬误。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有着一颗和善的心,他们保护音乐不受危险的变形。为了探寻那些古老的尘埃,人们竭尽所能,但是最终他们被迫停滞于太多的曲解和谬误之中。我们不应忘记,真实的和伟大的音乐能够超越它所属的时代:巴赫想要新式的管风琴,以此来运用他无数的音栓配合法;莫扎特想要钢琴而非羽管键琴;贝多芬想要我们现在所用的三角钢琴──肖邦率先发展了这种乐器的音乐;德彪西在他的《前奏曲》中留下了马特诺电琴(莫里斯·马特诺发明的电子乐器,1922年获专利)的瞬间。由此可见,把音乐回复到原先的样式,这种愿望就如同给成年人套上青春期的装束。如果是为了重演历史,这种作法或许还有些吸引力,否则,除了某些崇尚怀旧的人,谁也不会对此产生兴趣。这些想法源于我对往事的回忆,那时我在欧洲的一个著名音乐节上演奏莫扎特的D小调协奏曲[K.466],中间用到了贝多芬所写的华采段。虽然相同的主题在莫扎特和贝多芬手中肯定有所不同,但是将贝多芬的华采段用到莫扎特的协奏曲中,两种音乐性格之间的对峙给我带来了麻烦。除了一些开明的观众,许多人都因为无法接受这种带有历史错误的华采段而归咎于我。
  斯特拉文斯基曾说“音乐就是现在”,这话真对。音乐存在于我们的指间,我们的眼中,我们的心灵和思想中,它生活在我们所能赋予的一切之中。我不想有意带入混乱的表现手法,对那些能够产生协调而正确的诠释的基本法则,我也不敢轻视。但我发现,若是人们一味追求那些无意义的细枝末节,比如:莫扎特曾经用过的某个颤音或是装饰音,那么就可能犯大错。那些原来很出色的版本被加入了繁复的标记,这迫使我下决心追求一种简化和综合的途径。演奏时,我始终不渝地保留着一些基本的准则,这些准则你们也能够注意到。至于其余的部分,我依靠直觉(最终,这会比智慧更宝贵)和对作品的深刻洞察。总有一天,人们会意识到这些作品的精髓。决不要带着僵化的眼光或是过时的头脑来接触音乐,艾尔弗雷多·卡塞拉曾说:我们永远不需要尊敬一部杰作而是要热爱它,因为人们只会尊敬那些死去的东西,然而杰作是永存的。 ”

曲目


1. Chopin: Waltz No.4 in F Op.34 No.3 'Valse brillante'
2. Chopin: Waltz No.5 in A flat Op.42 'Grande Valse'
3. Chopin: Waltz No.6 in D flat Op.64 'Minute Waltz'
4. Chopin: Waltz No.9 in A flat Op.69 No.1 'L'adieu'
5. Chopin: Waltz No.7 in C sharp minor Op.64 No.2
6. Chopin: Waltz No.11 in G flat Op.70 No.1
7. Chopin: Waltz No.10 in B minor Op.69 No.2
8. Chopin: Waltz No.14 in E minor Op.posth.
9. Chopin: Waltz No.3 in A minor Op.34 'Valse brillante'
10. Chopin: Waltz No.8 in A flat Op.64 No.3
11. Chopin: Waltz No.12 in F minor/A flat Op.70
12. Chopin: Waltz No.13 in D flat Op.70 No.3
13. Chopin: Waltz No.1 in E flat Op.18 'Grande Valse brillante'
14. Chopin: Waltz No.2 in A flat Op.34 'Valse brillante'
15. Chopin: Barcarolle in F sharp Op.60
16. Chopin: Nocturne No.8 in D flat Op.27
17. Chopin: Mazurka No.32 in C sharp minor Op.50,3
1950年录制
关键词:Chopin Valses etc Lipat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