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伴奏:藏族


请输入要查询的音乐专辑:

可以输入音乐专辑名称或者关键词

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伴奏:藏族

表演者: 未知艺术家

介质: CD

唱片数: 2

条形码: 9787880873887

ISRC(中国): CNA130734100

专辑简介


详细内容: 第一片(男班)第一节 颤膝动律训练一、颠踏组合二、抬踏组合三、屈伸抬踏组合四、颠膝动律综合训练组合第二节 屈伸动律训练一、屈伸组合二、撩步组合三、屈伸动律综合训练组合第三节 悠、摆、滑、踢步法训练一、悠摆、悠滑、转身步组合二、跨、悠、踢步组合三、跳分步组合四、悠、摆、滑、踢步法综合训练组合第四节 顿颤步法训练一、颤跥组合二、颤创组合三、顿颤步法综合训练组合第五节 颤跨、端、点步法训练一、颤跨组合二、颤端、点组合三、颤跨、端、点综合训练组合第六节 跑、跳、转动作训练一、斜身平步跑组合二、吸跑跳步、跑跳跨步组合三、左右弹腰跳、左右勾脚跳组合四、吸跑、跳 、转综合训练组合传统组合一 快乐青年组合传统组合二 拉萨弦子组合传统组合三 阿节总巴组合传统组合四 阿乌耶组合传统组合五 赛罗亚组合传统组合六 吉尼松组合传统组合七 牧业丰收组合第二片(女班)第一节 颤踏动律训练一、颤踏组合二、抬踏组合三、颤膝动律综合训练组合第二节 屈伸动律训练一、屈伸组合二、屈伸靠步组合三、屈伸撩步组合四、屈伸动律综合训练组合第三节 颤动律训练一、颤撩步组合二、颤拖步组合三、颤动律综合训练组合第四节 悠、摆、滑、踢步法训练一、悠摆、悠滑、转身步组合二、跨悠、悠踢步组合三、跳分步组合四、悠、摆、滑、踢步法综合训练组合第五节 顿颤动律训练一、顿颤动律组合二、颤刨步组合三、颤点步组合四、顿颤动律综合训练组合第六节 颤跨、端步法训练一、颤跨步组合二、颤端步组合三、颤跨、端步综合训练组合第七节 转翻动作训练一、鼓的基本动作组合二、转翻组合三、转翻综合训练组合传统组合一 踢踏舞部分(一)库玛拉组合(二)恰地宫保组合(三)所那则雄组合(四)却非突西组合(五)松则亚拉组合(六)青稞丰收组合(七)后青稞组合传统组合二 弦子舞部分(一)斯玲玲、耶所、公公组合(二)古来亚木组合(三)尤子巴母组合传统组合三 锅庄舞部分广告语: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和《谐》。 西藏山南地区的舞蹈,以充满浓重劳动气息、节奏鲜明、步法稳重为特点。男女舞者沿顺时针方向携手旋转,分共同起舞与轮流起舞等不同形式。至 今西藏农村在修建房屋、铺打地面时还可见到《果谐》的形式之一“打阿嘎”。“打阿嘎”早在唐代就有记载,源于古老的劳动号子。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这种劳动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历史上劳动艺术的纪念。 《果卓》流行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称谓不同。萨迦地区称之为“索”,工布地区称之为“波”“波强”,藏北牧区称为“卓”或“锅庄”。《果卓》是古代人们围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自娱性歌舞,其中包括“拟兽”、表示爱情等舞蹈语汇。农、牧区舞蹈风格不同,各有特色。舞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舞者轮流伴唱共舞,不时加入呼号,这是《果谐》融入羌族原始舞蹈形式的鲜明特点。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活泼而热烈。 《堆谐》最早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这是最早出现的由六弦琴乐器伴奏的舞蹈。《堆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而传统的《堆谐》,则在舞时以男女体前或体后交叉拉手区别于其他圆圈舞形式。这与羌族的《洒朗》和古格王朝宫堡遗址壁画中的舞蹈形式相同。可见公元10世纪时已有《堆谐》舞蹈存在。